查看原文
其他

生态共学之 土地归属感

燕子马 笑看思想
2024-09-05


​      最近说土地归属感,是在生态共学社。共读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过程中,伙伴们感觉到书中鄂温克人对所住地方有很深的归属感,群里精彩语段如下:
不单单是自己成长在这里,自己所信仰的价值,生活的智慧都是一代一代在同样的土地上积累下来。
感觉我们的几个身份,在自己成长的文化里可以找到归属,跟相似价值观的可以找到归属,但是内核里面,所有人都能在大自然(土地智慧,自然灵性)感觉到连接,拥有了一个更广更深远的身份,这样的我们好像可以超越地理位置的限制,更大层面的拥抱自己的自然身份。
或许对特定的人和物的记忆和情感的连接的丧失,也是一个“把自己带回大自然的契机”,被托住。|阿娃

​​
文章的我,是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,她见证了她和她的子女后代和土地的关系。我觉得你说得对,他们对生活的土地有很深的归属感。但是因为人类,森林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他们逐渐丧失了继续在森林里生活的条件(内在和外在都在发生变化)。原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,慢慢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矛盾。感觉我们都是在这种丧失当中建立自己的归属感:只是他们丧失的时间比较短,我们这些属于文明社会的人,和土地的联系丧失得更久。我生活在澳大利亚,这片偷来的土地上。我也在探寻着归属感。当我在开阔的地方,我觉得可以很深地和大地和天空相连。我觉得不同的地方,土地的感觉也不一样。有些地方比较感觉到被接纳,有些地方则会让我觉得不适应。(接下面)

​​
(接前面)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,搬过很多的家,对这里也有很深的感情。更多的时候,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,感谢这片大地接纳了我。但我是不是百分比觉得被接纳呢?也不是。我们这一代,或者从我们之前的几代开始,就在丧失和土地的联系。这种丧失带着很大的悲痛。小小的希望,也还是来自于大自然。归属感的丧失,大概也来自于头脑的声音。寻找归属感的方法,大概是要放下我们的头脑,用心去倾听和感受。有时候悲伤这种强烈的情感,反而是把我们的带回大自然的契机。当我们觉得沉郁的时候,这种低沉,也有大地的特质。就像喜悦和快乐,有天空的特质一样。|Alice

​​
好棒!我也在寻找归属感。在与大地接触,和自然更加靠近后,与温暖的社区和人有更多的交流,归宿感也增加了。但是还在寻找这样一片能让我扎根的土地。如果有关于归属感的书和文章,我也感兴趣。
外婆离开人世后,我对于出生地的归属感就更加少了。一个地方,由于有你爱的人,会让你牵挂。那里的食物,自然风光也是。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是带来了便捷,却疏离了自然,让人们也间隔在混泥土小方格中。|Alice罗凤婷

​​      最后的分享讨论会上,说到后来成为画家的依莲娜,说她的原型柳芭。说她住在城市里,被当成少数民族鄂温克人,洗热水澡过舒服的生活,她感觉不到快乐;回到山林,又被当成城里人,这种身份的尴尬,怎么理解。​      作为领读者主持人,为了启发大家思考讨论,我一说可以从自己擅长的领域说起,比如你的专业;二说现在的人多数背井离乡,在外地工作学习,会有什么感受呢?阿娃后来提醒,不要被专业分析局限住,受困于分割的领域;在对土地归属感的理解上也是,不要受地域(概念)的限制,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      于是顿悟:要连结,不要割裂;整体大于局部;从狭隘的地域角度看,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出发,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,掐断了原有的那些连接,一定会有归属感丧失的不适;不管是与土地形而上的连接,还是与人与物形而下的需要,这时候,如果我们可以回忆起自己的生态身份,将自己放置于更广阔地球上居民的位置上考虑,或许可以重新连接身边那熟悉的,远比我们更古老的植物动物伙伴们,从它们那里获得些许精神的慰藉,重拾对于土地的归属感。      回头看,前面伙伴们的发言,已从多个层面,作了相对全面也明确的演绎和概括。       需要说明的是,共读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,我们主要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分析,而是尝试着从共学主题“生态”“原住民智慧”那些维度解读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笑看思想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